产品中心PRDUCTS
技术支持RECRUITMENT
开云官方网站睿能科技2022年半电子元件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6-12 08:05:58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IC产品分销业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从针织、缝制设备等细分行业专用控制系统向伺服系统、变频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等通用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延伸,为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在IC产品分销领域,不断扩充互补性强、相互协同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综合的应用解决方案。
公司针织及缝制设备电脑控制系统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微电脑技术和嵌入式软件,对针织、缝制机械设备实施智能控制的电子部件,并通过网络将机械设备与管理系统、云平台互联,实现工厂的智能制造。
公司生产的电控系统产品配套于横机、袜机、手套机、刺绣机、花样机、模板机等针织、缝制机械设备,是这些机械设备的核心控制部件,通过控制技术、驱动技术与工艺技术有机结合,为针织、缝制机械设备整机厂商,提供个性化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体现公司产品的核心附加值。
公司针织设备电控系统主要产品有针织横机电控系统、袜机电控系统、手套机电控系统等;缝制设备电控系统主要产品有刺绣机电控系统、花样机电控系统、模板机电控系统等。公司主导产品针织横机电控系统2022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占有率仍占据优势地位,其他针织缝制电控系统目前市场份额相对不大,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公司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已覆盖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层”,主要包括变频器、软起动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物联网网关等,这些产品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下业涵盖3C电子、锂电、塑料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印刷包装机械、物流设备、智能机械手、木工机械、激光加工设备、冶金、石油、化工等。
公司伺服系统主要产品包括RA、RS系列脉冲模拟量型及总线型伺服驱动器、MC、MA系列伺服电机;变频器以低压变频器为主,主要包括RV系列通用型、QD系列通用型和工程专用型变频器;软起动器分为高压、低压软起动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主要包括X系列、UN系列;人机界面产品主要包括UH系列标准型和物联网型触摸屏。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种类,聚焦细分行业,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巩固及开拓渠道伙伴的合作关系,为下游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行业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规模大,目前公司该业务处于投入期,发展潜力较大。
公司以技术型分销为主、辅以供应链分销,是国内知名的IC授权分销商。公司以技术支持服务带动IC产品销售,为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IC应用解决方案和现场技术支持等多层面技术支持服务,从而使IC产品能被设计应用到客户产品中,进而实现IC产品的销售。因此,公司在客户产品概念阶段就介入客户的研发,有利于获得客户的批量订单需求,同时更容易与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体现公司IC产品分销业务的核心价值。
公司分销的IC产品为广义的半导体元器件,主要是集成电路芯片和其他电子元件,包括微控制器芯片、功率器件及模组、电源管理及驱动芯片、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等产品。
公司IC产品分销业务的主要供应商均为国内外知名IC设计制造商,主要有微芯科技、英飞凌、力特、罗姆和华润微、小华半导体、思瑞浦等。
公司IC产品分销业务的下游为电子产品制造商,其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工业控制的细分市场有智能电表、电机控制、电动工具、光伏逆变、储能、节能照明、安防监控、医疗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等;消费电子的细分市场有变频家电、智能家电、可穿戴产品、消费级无人机和智能家居等;汽车电子的细分市场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汽车空调、汽车防盗系统、电子助力转向(EPS)和车载影音系统等。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自主研发为基础,形成可持续的研发模式。公司一方面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基于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确保可持续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产品开发流程分为四个阶段: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在产品开发流程中,坚持客户价值需求导向。
公司建立了完善、严格的采购管理体系,从供应商选择、认定和考核等方面进行管理。按照产品质量、及时交付能力等核心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和交期符合公司的要求。公司根据原材料的供货周期,采用下单采购和供应商备货两种主要采购模式。
公司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安排生产。根据销售预测和客户订单,结合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合理调配资源,组织生产制造,确保按期交货。对于公司通用产品实施最低和最高安全库存管理,当库存低于最低安全库存时启动生产装配,补充库存。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通过向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产品,以及专业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产品销售。公司持续完善销售及服务网点的布局,搭建高素质营销和服务团队,打造全方位的产品推广、销售和技术服务体系。
公司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时,根据下订单当时公司各型号IC产品库存量、在途量、前期采购订单供应商计划出货量、客户采购订单量以及市场需求预测量等因素综合确定采购数量和交货日期。同时,为控制库存风险,对同一型号IC产品的采购,公司通常分多批次向供应商下单,以便公司根据客户与市场需求变动情况适时动态调整,从而确保公司可在较低的库存风险下,快速响应下游客户的IC产品采购需求,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公司以“技术支持+分销”的业务模式,销售IC产品,在IC产品客户的产品概念、开发、样机、小批试制、量产等阶段,为客户提供IC应用解决方案和现场技术支持等多层面技术支持服务,从而使所分销的IC产品能被设计应用到客户产品中,进而实现IC产品的销售。
公司针织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行业的上业是半导体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五金结构件等原材料;下业是针织及缝制机械设备整机生产行业,包括横机、袜机、手套机、刺绣机、花样机、模板机等。
针织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是针织及缝制机械设备的核心控制部件,已发展成为提升国产针织、缝制机械设备竞争力的关键。针织及缝制机械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电控系统的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纺织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化纤机械、纺纱机械、针织机械、织造机械、非织造机械、染整机械和附属装置,针织机械设备主要包括针织横机、袜机、手套机、经编机和圆机。公司的针织设备电控系统主要配套于横机、袜机、手套机。横机主要用于生产毛衫、针织鞋面等针织制品;袜机主要用于生产棉袜及;手套机主要用于生产工业劳保手套及民用手套。
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频发,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及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形势下,纺机行业运行指标增速呈现放缓态势。报告期内,纺机行业收入略增,盈利水平承压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规模以上纺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6.08亿元,同比增长0.86%,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规模以上纺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6.87亿元,同比减少17.72%。
2022年上半年,针织机械行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横机行业在经历过一季度的短暂恢复后,二季度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一方面,下游消费市场需求减弱;另一方面,二季度全国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加大了对企业生产的限制,同时地区封控使得物流运输困难加大,但全成型横机销售呈现进一步增长,在桐乡等毛衫产业集群地有着较好的市场反馈。此外,在外贸市场中,鞋面机出口占比较大,主要销往印度、孟加拉等东南亚地区。据纺机协会统计,横机2022年上半年销量约40,000台,同比下降29%。另据海关统计,我国横机2022年上半年出口金额为14,407万美元,同比增加6%。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之下,国内外纺织企业、纺机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将进行更多新的探索。纺织行业对装备的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及大规模的定制化等不同层次需求高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绿色节能仍是行业补短板锻长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缝制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缝前设备、缝中设备和缝后设备。公司的缝制设备电控系统主要配套于刺绣机、花样机、模板机,属于缝中设备。缝制机械设备应用领域广泛,除纺织服装行业外,还广泛应用于鞋帽、箱包、皮革、家居用品、户外用品等需要裁剪、缝合和装饰等领域。鉴于缝制机械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其相关制造业联系紧密,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我国轻工业的重要构成部分。
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受高库存和国内疫情影响,2022年上半年缝制设备行业生产订单有所减少,产能过剩和生产收缩态势显现。2022年1-5月,行业百家整机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8.88%,工业缝纫机产量同比下降16.79%,电脑绣花机产量同比增长9.28%,缝制设备库存量同比增长79.83%。
工业自动化控制,主要利用电子电气、机械、软件组合实现,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开云官方网站微电子技术,电气手段,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化、精确化,并具有可控性及可视性。公司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已覆盖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层”,主要包括变频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物联网网关等,上业是半导体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五金结构件、塑胶件、永磁材料、硅钢片等原材料;主要下业涵盖3C电子、锂电、塑料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印刷包装机械、物流设备、智能机械手、木工机械、激光加工设备、冶金、石油、化工等。
我国工业自动化伴随着改革开放起步,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实践,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产业和应用有了很大发展。根据中国工控网,202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为2,530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几乎遍及所有工业领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均需要大量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制造行业仍由外资主导,但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进口替代处于加速阶段。根据工控网数据,国内工控行业本土企业市场份额自2009年的24.8%逐渐增长到2020年的40.8%,工业自动化行业将进入国产品牌替代的快速发展阶段。
伺服系统是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主要的动力来源之一,主要由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反馈元件三部分组成。我国伺服系统市场以国外品牌占据主导,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根据中国工控网《中国通用运动控制市场研究报告(2021)》,2020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28亿元,同比增长33.33%。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深化、工业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以及国产伺服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将会加快,预计2023年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95亿元。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的通断作用转变电流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根据用途分为中低压和高压变频器。在碳中和等节能环保政策的指引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变频器将在电力、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等领域,保持稳定增长,在市政、轨道交通、电梯等领域需求进一步增加,从而促进市场规模扩大。根据中国工控网《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研究报告(2021)》,2020年,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达到236亿元,同比增长11.8%,预计2023年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达到287.39亿元。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智能制造与工业安全的大脑,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是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国内厂商主要偏向于OEM市场的中小型PLC,在中低端市场已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在技术持续发展和产品应用的不断深入的推动下,国产PLC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加强。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进口替代进程加速,预计未来PLC的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工控网《中国PLC市场研究报告(2021)》,2020年我国PLC市场规模达到124.30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3年PLC市场规模达到157.05亿元。
IC产业链主要有三个环节,分别是居于产业上游的IC设计制造商、中游的IC分销商以及下游的电子产品制造商。
IC产业上游的IC设计制造商专注于技术发展、产品研发、高效生产,由于资源和运营成本等原因的限制,其一般集中力量服务于少数战略性大客户,难以直接为行业分布广泛、厂商数量众多且技术服务需求多样化的下游众多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及供应链服务。IC分销商在上游IC设计制造商和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之间起着产品、技术及信息的桥梁作用开云官方网站。伴随着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向中国的逐步转移,以及中国不断增长的电子产品市场需求,中国IC分销行业日益发展壮大。
公司IC产品分销业务的主要供应商均为国内外知名IC设计制造商,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2022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整体表现平稳。在地缘冲突、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下,叠加2021年市场高基数,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或将有所下滑。根据Gartner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增长7.4%,相比上一季度预测的13.6%有所下降,并且远低于2021年的26.3%。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合计为1,661亿块,同比下滑6.3%。这是自2009年以来,我国首次出现集成电路产量的负增长。虽然,国内集成电路产量略有下滑,但进出口呈现“量减价升”的特点。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化上不断突破,产业链能力将不断强化,市场竞争力也将随之显著提升。
汽车电子应用领域,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趋势推动下,单车汽车电子元件价值量得到提升,带动车规级半导体行业增速将高于整车销量增速,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迅速攀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最新的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9.9万辆和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8%,好于历史同期。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销售260万辆,同比增长120%,占新车销售比例达到21.6%。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高,预计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重也将不断提升。公司将紧贴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实际需求,推进汽车电子的深度应用,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工业控制应用领域,随着绿色技术标准强化,电机能效新国标提高了对电机能效的级别要求,这将直接推动工业控制设备的节能改造,开云官方网站带动电机芯片等核心器件的需求。公司将顺应工业控制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效率化的趋势,实现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
消费电子应用领域,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疲软,以手机、个人电脑等为代表的下游消费电子产品的衰退。智能手机作为消费电子的代表,据IDC预测数据,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会降至13.1亿台,同期相比减少3.5%。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聚焦于工业自动化和IC产品分销两大战略业务,通过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优势领域,优化业务结构,逐步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生产经营保持稳定,新增股份支付费用以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影响了当期利润,但增强了发展动能,实现营业收入109,135.53万元,同比上升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1.91万元,同比下降32.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441.11万元,同比下降38.94%。
2022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频发,针织机械行业盈利水平承压明显,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公司积极化解各种不利因素,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性能提升,稳固了细分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公司针织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06.33万元,同比上升4.53%。
公司如期发布全成型制版软件,有效推动全成型编织技术的进一步规模商用,助推针织全产业技术升级,不断巩固公司针织横机电控系统的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主导产品针织横机电控系统销量超过26,000套,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65%,仍占据优势地位。
公司持续推进袜机电控系统全系列机型的研发工作,不断完善一体袜机电控系统,保持产品差异化和服务个性化。报告期内,双针筒袜机电控系统实现大批量交付,袜机电控系统销量保持稳定;在针织手套机方面,不断探索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持续完善手套机编织全套解决方案。
刺绣机电控系统方面,经过前期研发投入、系列产品市场推广和品牌运营等方面的积累,公司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产品结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已逐渐形成向好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刺绣机电控系统销量显著提升,战略布局初显成效。工业缝纫机电控系统方面也有新突破,花样机电控系统以组合式创新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并实现批量交付,开云官方网站行业占有率正逐步提升。
公司继续拓展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在3C电子、纺织机械、机床、印刷包装机械、物流设备、智能机械手、木工机械、激光加工设备、开云官方网站冶金、石油电子元件、化工等行业的应用,2022年上半年,通用工业自动化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51.51万元。
公司按计划推进新一代伺服驱动器技术平台、伺服电机平台的研发工作,进一步提升整体伺服系统的性能,提高伺服产品的竞争力。报告期内,RS2系列伺服驱动器EtherCAT总线型以及CANOpen总线C、锂电、木工机械、智能机械手、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应用成功并批量销售,在此基础上,CANOpen总线型产品新增适配桁架机械手行业及更多机型,EtherCAT总线型新增适配机器人、机械手、机床设备等行业及更多机型。RA1系列伺服驱动器的功率范围已覆盖8KW以下功率段,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RA3系列伺服驱动器在锂电行业试机成功;伺服电机方面,MC2系列伺服电机成功应用于多个行业并扩展更多型号,进一步完善公司伺服产品的规格;MA3系列伺服电机已投入量产。
公司有序推进变频器产品系列的研发和推广。2022年上半年,精智型RV12系列、双显RV32系列、通用RV31系列变频器已实现批量销售;新设计的RV21系列已推向市场,拓展新的应用领域;RDS系列高性能低压软起动器产品和RVS系列高性能高压软起动器产品正在进行性能和功能方面的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伺服系统产品与通用控制产品在研发、市场营销、渠道方面的协同,X系列运动控制型PLC配套公司人机界面产品、伺服系统产品,在包装、机床、纺织等行业推出多个行业解决方案,持续推进行业方案营销。
2022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市场下游需求端延续分化态势,新能源汽车、工控、5G等领域需求稳定上行,消费电子需求走弱。另外,第二季度国内疫情影响半导体供应链,导致交期延长影响销售交付。报告期内,公司及时捕捉产业供需动向和趋势,努力克服全球通胀及国内疫情等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技术型分销商的优势,公司IC产品分销业务保持总体稳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503.99万元,同比略降2.52%。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和氢能源行业热度持续高涨。公司聚焦下业需求,推荐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带动MCU和功率器件销量的明显增长,符合公司对市场需求判断。在汽车电子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带动相关的电池和电机应用持续增长;在光伏元器件方面,需求持续升温的欧洲市场带动光伏产品呈上升趋势;在氢能源方面,公司与氢燃料动力系统高速空压机控制器的制造厂商,保持紧密合作,目前试产订单已经交付客户。
公司持续深耕行业细分领域,不断丰富技术内涵,开发更有前瞻性的IC产品应用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双向电源方案应用于便携式储能和户用储能,已被多家客户评估和采用;公司开发的60GHz雷达智能家居应用方案,已被2家知名的智能家居客户采用并实现小规模试产,同时有多家客户采用设计中;公司开发的电机控制方案拓展出太阳能水泵的应用,已被知名新能源客户采用设计中。
公司继续强化供应链管理,顺应国产替代趋势,深化产品线扩充,新增IC设计制造商瑞能半导体,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其他管理
在研发数字化管理方面,借鉴行业领先的IPD理念,公司启动睿能PLM项目,实现对研发生产物料、BOM清单、产品库、器件库等结构化管理,建立产品研发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合理控制研发风险,提高研发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公司针织及缝制电控系统业务及通用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业务的下业主要为纺织机械、缝制机械、3C电子、锂电、塑料机械、机床、印刷包装机械、物流设备、智能机械手、木工机械、激光加工设备、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下业可能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新冠疫情波动、行业周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动、信贷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从而将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分销的IC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三大细分市场,如果宏观经济或市场行情发生不利变化,或公司IC产品分销业务较为集中的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出现较大不利变化,或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IC分销业务的供应商为IC设计制造商,IC设计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市场份额相对集中的特点。同时,以技术支持服务带动IC产品销售的授权分销商一般会深度掌握数家IC设计制造商的产品应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IC应用解决方案和现场技术支持等多层面技术支持服务,因此也具有供应商相对集中的特征。目前,公司主要供应商为微芯科技、英飞凌、力特、罗姆和华润微、小华半导体、思瑞浦等国内外知名IC设计制造商。若公司未来销售规模不理想和技术水平达不到上游IC设计制造商的要求,或上游IC设计制造商经营销售模式及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从而终止与公司的合作,而公司又未能在短期内成为其他IC设计制造商的授权分销商以充分应对上述不利变化,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会受此影响而下降。
公司外汇收支主要涉及公司IC产品分销业务以及外币借款,汇率的变动会产生汇兑损益,进而影响公司的利润。由于汇率的变动受国内外政治经济金融政策等各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如果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或单边持续波动,将对公司经营成果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应收账款余额相应增加,虽然公司已经建立了稳健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和客户信用评审制度,但是如果社会经济环境恶化、客户经营不善、回款制度执行不彻底等情形出现从而导致大额应收账款不能如期收回,公司存在资金压力增大或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公司募投项目是公司根据现有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及可行性论证后提出的。如果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管理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影响项目的实施结果,进而影响公司的预期收益。公司存在募投项目进度达不到预期或建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销售价格、生产成本等达不到预期的风险。
公司通过推进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收购相结合的业务模式,不断深化行业战略布局,大力拓展伺服系统、变频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等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业务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业务,但由于新业务开展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而且新收购子公司存在协同风险,公司存在由此导致的新业务经营与管理风险。
目前半导体市场供应紧张,如果主要供应商由于产能不足、电子元器件供应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等原因影响公司IC产品分销业务及制造业务所需元器件的正常交付,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电子元器件供应短缺导致备货周期延长、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如公司的销售备货预测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未能及时把握下业需求变化;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存货未能顺利实现销售,存货跌价风险可能上升,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制造业务方面,公司拥有了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掌握了自动控制、电机控制、伺服驱动、变频控制、数字电源系统、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业以太网、CAD软件等软件开发、硬件设计技术,以及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电机的设计、生产技术,结合对行业工艺的深入研究,强化了技术领先优势。
IC产品分销方面,公司一直坚持以技术支持服务带动IC产品销售的发展策略,持续保持技术投入,组建了一支富有经验的应用工程师团队,掌握了嵌入式设计、电源管理、电机控制和无线连接等IC应用技术,开发了更有前瞻性的IC应用解决方案,为满足客户未来的潜在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公司历来重视自主创新,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证书204项,其中发明专利99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外观专利16项,另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7项。
公司经多年的市场开拓,与众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下游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的机械特点和性能参数,并总结出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对电控系统的技术要求,使得公司电控系统产品与客户机械设备有良好的匹配性。
公司保持对最新行业工艺技术的跟踪和研究,确保控制技术与工艺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使得工艺与控制技术完美结合,提高下游机械设备整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先进性及生产效率。
凭借多年的市场开拓和沉淀,公司电控系统产品已经在客户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品牌效应。借助多年积累的行业应用经验和技术研发实力,在产品性能、功能、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不断提升,与下游机械设备整机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
IC产品分销方面,经过多年来的市场开拓和积累,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客户基础,这些客户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在智能电表、电机控制、智能照明、安防监控、医疗电子、工业自动化、变频家电、消费级无人机、可穿戴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细分市场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
公司自成立以来合作的IC设计制造商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具有领先优势,在业内享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微芯科技的微控制器芯片长期行业领先;英飞凌的功率器件及模组在全球持续拥有高市场占有率;力特为全球知名的保护元器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的产品契合公司的经营方向、市场定位和发展重点,互补性强、相互协同的产品线组合有助于公司为下游客户提供综合的应用解决方案,提升公司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为公司发展优质客户、保持与客户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开云官方网站,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双重机制,积聚和培养了众多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技术人才,汇集了一批熟悉技术、市场,并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高温天气提振下 欧洲天然气期货暴涨逾20% 全球争夺LNG正加剧(附概念股)
4000万部!传华为上调2023年手机出货量目标 折叠屏有望成市场新关注焦点(附概念股)
周末要闻汇总:李强在辽宁调研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采取更有力举措提振民企信心
第九届上交会15日开幕:上海联动大湾区展示创新成果,聚焦低碳、数字技术等核心领域